輸入型思維 vs. 輸出型思維:你該選哪一型?
最近在規畫四月份即將開設的新課程,於是又開始大量蒐集資訊,但當我回過神來,兀自看著螢幕上密密麻麻的資料時,不免啞然失笑,也因此回想起許多的往事。
還記得過去任職於雜誌社的時候,秉持著「代客讀書」的最高指導原則,每當要企畫嶄新的封面故事或專題時,總會打開電腦開始蒐集一大堆資料,或是上圖書館去借閱很多的書籍來參考。
說到底,這其實就是一種「輸入」的行為。
經過多年來浸淫於網路和媒體產業的洗禮,對於蒐集資料一事,我並不視為苦差事,甚至還有幾分的自信,也曾多次對外分享過自己的數位工作術。
當然,努力蒐集資料和做功課,並沒有什麼不好,甚至是值得稱許的事。但我後來才意會到如果太過沉迷於細節,不但容易迷失在數位資料的叢林中,更可能會因此影響了專案的發展,甚至降低了整體的工作績效。
輸入誠然是一種基本功,但光輸入而不輸出,也是枉然。
一如日本的潛能教練生田知久在《庸才猛抄筆記,人才勤寫心得:24小時內脫胎換骨的6種力量》一書中所提及,「其實資訊貴在活用,遵循『輸入兩成、輸出八成』的法則,勤寫心得才是王道!」
現在,我已經從輸入模式切換到輸出模式,凡事先行動再說。即便遇到很大的難題,也要拆解成數個小任務,一如軟體銀行創辦人孫正義教我們的,要把沒人相信的目標變為成功的事業,做任何事絕不輕視微小的成功。
能夠兼顧輸入和輸出,自然是最好的,而多輸出也比「只輸入不輸出」來得好,最近剛好有一個例子可以佐證。
我以前總糾結於自己的英文基礎很差,每每擔心寫出來的英文句子有文法的瑕疵,或是聽不懂老外在說什麼?但最近我突破了這個迷思,開始逼著自己聽、講、寫、讀樣樣來,甚至也和在臉書上認識的外國朋友直接用英文溝通。
雖然,我還是擔心自己的破英文,也常常卡關,但聽到外國友人說她能理解我的英文,便有幾分小小的欣喜。學習語言自然是一條漫漫長路,但現在懂得了行動的重要性,總之就是不要畏懼,多聽、多講、多寫與多看就對了!
奇異公司的執行長伊梅爾特(Jeffrey Immelt)曾經說過:「在變化劇烈的現今世界,影響成功的並非『知道什麼』,而是『能夠多快進入狀況』。」
親愛的朋友,你的行為模式比較傾向輸入型,還是輸出型呢?不管是哪一型,我都想告訴你──只有知道還不行,我們還得拿出實際的行動。
嗯,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努力,儘快進入狀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