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科技選擇》:慎思公平、風險與自主,擁抱無限大未來
對於一個曾經任職於網路產業與媒體圈,現在以顧問諮詢和企業授課維生的人來說,每天沉浸在各種科技力量所營造的氛圍中,似乎是一件再平凡不過的事了。但我並非「科技萬能論」的擁護者,即便人工智慧、機器人和物聯網等等尖端科技所帶動的革命風潮如此地波瀾壯闊,我也能嫻熟應用某些技能,但自己並不急於熱情謳歌或崇拜。
回顧自己對於科技事物的心態轉換,其實是極其微妙的。好比看到先前馬斯克與佐克伯對人工智慧的辯論,就讓我從原本的惶惑、不安,轉而感到格外地有趣。對於科技能否取代人力這件事,我也不免從迥異的觀點進行自我辯論。直到最近有機會拜讀《科技選擇:如何善用新科技提升人類,而不是淘汰人類?》這本書,才又開啟了嶄新的視野。這個世界的事物千奇百怪,很多其實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換言之,思辨的過程更遠勝於一切。
這本書的英文版書名很有趣,叫做「The Driver in the Driverless Car: How Our Technology Choices Will Create the Future」。用「置身於自駕車中的駕駛員」來比喻現今我們所面臨的複雜的科技選擇,的確是很有趣的譬喻。
人類在不斷升級的過程中,將變成另一個物種。
書上提到因為科技進步的緣故,反而迫使人類讓出駕駛座,不只少了開車的樂趣,也把許多的決策權拱手讓給機器人。這不只是人腦與科技力量的競逐,更衍生了失業、認知與社會適應力不足、孤立、苦惱,以及認知與情緒超負荷等等嚴重的後果。
本書的兩位作者費維克.華德瓦和亞歷克斯.沙基佛大膽地提出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一個議題,也就是應該如何用科技提升人們的生活,而不是淘汰人類。這也提醒了大家一件事,亦即現在如何選擇科技,將會決定人們的未來──要知道,科技既能造福,也能為禍人類。
你會熱情地擁抱新科技,還是害怕無法管控科技帶來的衝擊、影響呢?我自己是用審慎中帶著樂觀的心態來觀察這個世界的發展,但也不忘在探索未來的過程中去思考許多問題的本質。
就像兩位作者建議大家在面對新科技的時候,要捫心自問三個問題,才能做出更好的選擇:
1. 公平:科技是否公平造福每個人?
2. 風險:科技的好處與風險各是什麼?
3. 自主:科技讓人更自主還是更依賴?
整體而言,《科技選擇:如何善用新科技提升人類,而不是淘汰人類?》是一本有趣的讀物。作者並未危言聳聽,而是並陳不同面向的資訊和言論,一如微軟公司執行長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所言,本書帶來了極具價值的指南,也讓我們得以評估未來科技的利弊與風險得失。
日本政府曾發佈情報通信白皮書,預測2030年時人類將會進入人型機器人的時代,那些過去曾在電影中發生的科幻情節,也許很快就會出現在你我的面前了。
誠然,未來就在不遠的前方,但我想知道──你是否已經做好了準備?
★ Photo Credit:Alessio Lin
★ 想讓您的文案被更多人按讚嗎?快來看《慢讀秒懂》
★ 提升你的內容力,快報名《內容力:打造品牌的超能力》線上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