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見數位落差的危機
還記得去年夏天,當我在某場講座上面對著一群渴望轉型的創業者與中高階主管時,我意外地察覺到一個巨大的矛盾:坐在我面前的是來自各領域的專家,他們擁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卻對如何在數位世界展現自己感到束手無策。他們問我:「Vista 老師,我不會寫程式,要如何建立自己的網站、處理線上付款,或設計自動化工作流程呢?如果要外包這些業務,又不知道要找誰?也擔心費用太貴的問題!」
這個問題纏繞著我,因為我看到太多優秀的專業人士被「程式門檻」阻擋在數位轉型的浪潮之外。老實說,我自己也並非科班出身的工程師,卻能在數位領域中找到立足之地。秘密是什麼?除了廣泛使用各種 AI 應用之外,就是我將在這本書中分享的無代碼工具(No Code Tools)了!
老實說,我覺得「不會寫程式,就無法在數位世界成功」的迷思,是時候必須被打破了。我寫這本書,就是要告訴你:程式能力的確很重要,但不再是必要條件,知識和創意才是你最大的資產,而無代碼工具則是幫助你釋放這些資產價值的鑰匙。
AI 時代,無代碼工具的革命性機會
如果你正在閱讀這段文字,你已經身處一場重大的技術革命之中。AI 的興起不僅改變了內容創作的方式,也徹底顛覆了我們對技術能力的定義。我記得今年春節時曾與一位資深的設計師交談,他告訴我:「Vista,十幾年前我必須學會 Photoshop 和 InDesign,才能從事美術設計的工作。現在時代不同了,我讀國中的女兒卻可以用 Canva 在幾分鐘內完成同樣的事情。」
這正是無代碼革命的本質——工具的民主化。以往需要專業技能才能完成的任務,現在普通人也能透過友善的介面和簡單的拖曳方式來輕鬆實現。而 AI 的加入,無疑將這場革命推向了新高度。
身為一位專欄作家和大學講師,我每天都在跟世界最前沿的趨勢打交道。回想起當初我在撰寫這本書時,我意外發現到許多讀者可能還沒意識到的趨勢:AI 不只是一個內容生成器,它正在成為無代碼工具的核心動力。想像一下,你告訴 AI 你需要一個什麼樣的網站,它直接為你生成;當你描述一個自動化工作流程,AI 立即在 Zapier 上實現它。這不是科幻故事,而是現實生活中已經開始發生的真實場景。
話說回來,這也是為何此時閱讀這本書如此重要——道理很簡單,因為我們正處在技術民主化的關鍵時刻。那些掌握「AI + 無代碼」工具組合的人,將獲得前所未有的創作和商業優勢。就像我在書中所說:「AI 時代,程式已不再是高不可攀的門檻,能夠懂得運用工具的創意思維,才是真正稀缺的資源。」
從房客到房東:你可以真正擁有自己的數位資產
你有聽聞類似這樣的情況嗎?某位在 Instagram 擁有十萬粉絲的內容創作者,收入卻完全依賴平臺的推薦演算法。更慘的是某天早上醒來,他氣急敗壞地發現大事不妙!因為演算法又更新了,導致他的帳號的觸及率驟降 80%,辛苦建立的線上事業頓時搖搖欲墜。
這件事並非特例,不免讓我想起 2019 年時的一個親身經歷。當時我在一家數位媒體擔任顧問,同時負責協助客戶管理他們公司的 Facebook 粉絲專頁。某天,一場突如其來的演算法更新之後,客戶手中原本擁有 20 萬粉絲的專頁,一時之間只能觸及 500 人。那時,我就深刻地理解一個道理:在別人搭建好的平臺上建立事業,就像是一直租房子住——表面上看起來,你可以有很多的選擇;但是,永遠沒有自己的窩可以安身立命,更遑論真正的安全感了。
要如何從房客變成房東,我談的正是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想要建立具有個人品牌的網站,不只是註冊一個網址那麼簡單,而是擁有:
完全自主的內容發布平臺,不受外部演算法限制。
直接掌握用戶數據和聯繫方式,建立屬於自己的會員資料庫。
靈活的變現機制,可以自由設定付費內容、會員訂閱或產品銷售
連續且一致的品牌體驗,不受社群平臺設計變更或外力的影響。
我還記得有次輔導某位英文講師建立個人品牌,也讓我印象深刻。她原先只應邀在各大線上學習平臺上開課,收入雖然堪稱穩定,卻被平臺抽取多達 30-50% 的利潤。後來,我教她用 Google Blogger建立她的個人網站,再透過無代碼工具來整合金流支付功能,她就開始直接銷售課程了!結果,光是第一個月的收入就超過了之前三個月的總和,而且她終於擁有了自己的學生名單,可以持續提供加值服務。
這就是我在書中反覆強調的核心理念:在數位時代,擁有自己的平臺不再是選項,而是必需品。而無代碼或低代碼工具,則讓任何人都能成為自己數位領地的「房東」。
解決真實痛點:無代碼工具的四大革命性應用
在撰寫這本書時,我研究了許多成功運用無代碼工具建立個人品牌的案例。我發現最成功的實踐者都專注於解決四個核心痛點,這也成為了本書的核心架構:
第一個痛點:品牌展示與內容發布
我曾輔導一位心理健康顧問打造他自己的個人品牌。他的專業知識毋庸置疑,但在數位轉型的道路上卻顯得步履維艱。「我只會用 Word,怎麼可能做出一個專業網站?」他問我。後來,我們使用 Google Blogger 作為起點,再搭配 Portaly 來串接產品與金流服務,在短短三小時之內就建立了一個既簡潔又能顯現專業色彩的個人網站。
「光有漂亮的網站還不夠,」我告訴他,「你需要持續輸出有價值的內容。」於是,我們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內容計畫,我教他每週固定發布具有專業價值的文章。三個月之後,他開始收到媒體採訪邀請和演講機會。話說回來,這也就是持續產製內容所蓄積的能量與力道。
第二個痛點:流程自動化與時間管理
幾乎每位專業人士,都曾經面臨相同的挑戰:時間不夠用。我自己也曾陷入這個困境,每天花費大量時間在重複性工作上,創意和具有價值的工作不斷被擠壓。
所幸,無代碼工具和自動化軟體改變了這一切。我記得第一次設置 Zapier 工作流的震撼:當我在 Google Blogger 發布一篇新文章,系統就自動地將其分享到五個社群平臺,同時發送電子報給訂閱者,並更新我的內容資料庫。這個簡單的設置,每週可以為我節省大約 4 個小時的重複工作,讓我能專注在創造真正的價值上頭。
第三個痛點:變現機制與支付流程
「很多人喜歡我的內容,但如何把按讚數轉變為實際的收入呢?」這也是我經常聽到的問題。
這回,我在書中詳細解析了整合第三方支付系統的步驟。我永遠記得一位美食料理部落客的驚喜:「噢!原來我不用懂程式,就能在自己網站上賣食譜電子書啦?」是的,透過無代碼工具,她可以一氣呵成地建立完整的購買流程——從商品展示、付款處理到自動發送下載連結,全程無需寫一行代碼。
三個月後,她的月收入遠遠超過了過去一年在平臺上的總收入。不只是金額的增加,更重要的是這套系統幫她建立了直接連結客戶的管道,更棒的是還能夠持續提供加值服務。
第四個痛點:數據分析與成長優化
「我投入這麼多時間在內容創作,但不知道效果如何?」身為一位寫作教練,我自然明瞭這是許多內容創作者的困惑。
透過無代碼分析工具,你可以清楚掌握每篇文章的表現、用戶行為和轉化路徑。我在書中介紹了許多好用的工具,讓非技術背景的創作者也能做出數據驅動的決策。
我曾幫助一位職涯顧問分析他的內容表現,以及商討該如何強化變現策略。數據顯示他的求職類型文章(特別是履歷表設計的部分)獲得最高的轉換率,而外商公司面試技巧的系列文章雖然相當受到矚目,卻很少轉換成訂單。這個意外的發現,讓他迅速調整了自己的產品策略,將主力轉向提供履歷設計健診的相關服務,也幫助他在六個月內營收成長了 300% 。
AI 驅動的個人品牌未來:我的實戰經驗
當我開始寫這本書時,ChatGPT 才剛剛問世不久。在修訂最後幾章時,AI 技術已經有了飛躍性的進展。這讓我深刻體會到,在討論無代碼工具時,必須將 AI 整合視為核心部分,而非選配項目。
我自己經營個人品牌的方式,也在過去一年徹底轉變。我不再單獨使用無代碼工具,而是採用「AI + 無代碼」的組合拳策略。在這裡,讓我分享一個簡單的例子:
每週一早,我會與 AI 助手進行頭腦風暴,確定本週的內容主題和關鍵點。AI 幫我生成初步的內容大綱和素材,由我進行專業審核和個人風格調整。完成內容後,不是手動發布到各平臺,而是透過 Zapier 或其他軟體將其自動發布到我的網站、社群媒體和電子報。系統還會自動搜集讀者的意見回饋和互動數據,供下週內容規劃參考。
這套工作流程將我的內容產出效率提高了 300%,同時互動率和轉化率也有顯著的提升。最重要的是,我從繁瑣的重複性工作中解放出來,能夠專注於真正發揮我專業價值的部分:深度思考以及與有價值的專業人士連結。
我想強調的是,AI 不是要取代你的專業價值,而是放大它。當我與一位擔憂 AI 會取代專業服務的心理諮詢師交流時,我對她說:「AI 確實能為社會大眾提供基本的心理健康建議,但它無法建立真實的治療關係和共情連結。妳的價值不在於提供通用資訊,而在於你獨特的專業視角和人際連結能力。當然,還有妳獨特的溫度與情懷!」
而這,也正是我在書中反覆強調的觀點:在風起雲湧的 AI 時代,專業人士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核心價值。善用 AI 技術與無代碼工具,可以自動化許多基礎任務,而你的時間和精力應該投入到真正能夠體現你獨特價值的活動中。
開始行動:七天建立你的個人品牌基礎
許多讀者問我:「Vista 老師,你提到的這些構想聽起來很棒,但我該從哪裡開始呢?」
我理解這種感受。面對眾多工具和可能性,很容易陷入「分析癱瘓」—不斷研究但遲遲不肯行動。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可以參考我的「七天個人品牌啟動計畫」,提供明確的起點和行動框架。
第一天,我們從最基本的品牌定位開始:你的專業價值是什麼?目標受眾是誰?你解決的關鍵問題是什麼?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實際上是整個品牌的基石。
第二天,我們選擇並設置基礎平臺。對大多數初學者,我推薦可以從 Google Blogger 開始,因為它完全免費、易於使用,且 SEO 表現優異。當然,如果你更喜歡諸如 WordPress 或 Ghost 平臺,那也沒有不可以!
第三天開始創建首批內容。我提醒讀者,完美是行動的敵人,直接發布並從回饋中學習,遠比花費數月打造完美的內容更有效。
接下來的幾天,再根據你的需求來逐步整合自動化工具、支付功能與數據分析,並設計持續的內容策略。
我永遠記得某位自由撰稿人傳來的捷報,他說:「我按照 Vista 老師的啟動計畫執行,從零開始建立個人網站和內容系統,第 7 天的時候果然順利地搭建好系統。更神奇的是到了第 14 天,我居然收到了第一個直接透過網站傳來的合作邀約;到了第 21 天談好合作細節,報價是我在其他平臺上的兩倍。」這件事不僅讓他收入倍增,更建立了無比的信心!
其實,這也就是我寫這本書的核心宗旨——不只是介紹好用的工具和技術,更希望可以賦能每位專業人士,幫助大家在數位時代掌握自己的命運,建立真正屬於自己的數位資產,實現知識和專業的有效變現。
個人品牌不只是選項,而是必需品
在本期電子報結束之前,我想強調一點:在當前和未來的職業生態中,個人品牌不再只是選項,而是必需品。
回想 2008 年金融危機後,「終身雇傭」的概念徹底瓦解。2020 年疫情則加速了遠端工作和數位化趨勢,模糊了地理界限,也擴大了競爭範圍。
現在,AI 的普及正在重塑各行業的技能需求和價值鏈。在這個變化加速的時代,依賴單一企業或平臺是極其危險的。建立個人品牌,實際上是構建你的職業保險和機會磁鐵。
我常被問到:「Vista 老師,現在開始建立個人品牌是否已經太遲?市場是否已經飽和?」
我的回答始終如一:「永遠不會太遲,因為你的專業視角和經驗是獨一無二的。市場不會飽和,因為目標受眾的需求不斷在演化與迭代。」
關鍵在於開始行動,然後持續優化。就像我想跟讀者朋友們說:「完美的個人品牌也許不復存在,因為這一切只有更好,沒有最好!」
無代碼工具的崛起和 AI 應用的加入,為所有人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契機。這不僅是技術革新,更是專業展示和變現方式的徹底轉變。我誠摯邀請每位讀者參與這場饗宴,無論你的技術背景如何,都能藉著這本書開啟你的個人品牌之旅。
讓我們一起擁抱這個無需寫程式,也能創造數位奇蹟的新時代!
《不會寫程式也能創立個人品牌和變現》不只是一本工具書,更是我多年工作經驗和專業實踐的結晶。我深知技術門檻曾阻礙多少專業人士實現數位價值,但這一切該被顛覆了!正如AI 創業家顧家祈在本書推薦序中所言:「AI 時代,程式不再是門檻。馬上跟著 Vista,運用無代碼工具打造你的獨特品牌。」
希望這本書能成為你數位轉型旅程的指南和夥伴,幫助你在 AI 時代發光發熱,充分釋放你的專業價值和創造力。
不知道 3 月 28 日晚上,你是否有空?歡迎撥冗參與我的新書分享會,我將跟你分享更多有關如何在 AI 時代打造個人品牌的秘密。